requestId:688fac8a336679.09560760.
吳光潮(右)上門為村民柴松民檢查身體。
吳光潮翻閱了幾十年的《農村醫生手冊》和收取診療費的鐵皮盒。以上圖片均為張力軍攝
“高血壓的情況穩定住了,但記得按時吃藥,注意休息……”浙江省建德市乾潭鎮梅塘村衛包養網dcard生室里,村醫吳光潮看完村民吳林星的體檢報告,耐心囑咐道。
平時都在城里帶孫子,吳林星前不久剛體檢完,這次特意帶著體包養留言板檢報告趕回村里找吳光潮瞧瞧,“找他看了1包養網0多年病,我的情況他最了解。”
吳光潮在梅塘村干了59年的村醫,大伙碰到頭疼腦熱都找他。“我從小到大都是他幫忙看病的。”衛生室里,前來量血壓的村民吳六仙說,“小時候大半夜鬧肚子,父母就跑去敲吳大伯家門,他肯定會背著藥箱上門來。”在大家眼中,吳光潮包養app值得信任,更是熱心腸。
吳光潮包養甜心網坐診桌左下方的抽屜里包養故事,有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盒,里面裝的全是硬幣,從1983年開始,為本村村民看病,他堅守“包養金額1元錢看病”的承諾,診療、注射、包扎等每次只收1元錢。
“本村村民量個血壓、把個脈,不要錢的,要開藥和治療時才收1元診療費。”他說,很多村民不包養會包養網ppt使用電子支付,他包養們習慣用現金,這個鐵盒子便保留至今。
除了鐵盒,抽屜里還有一個記錄本包養,上面密密麻麻寫滿本村人的病歷,“大家來找我看包養網ppt病,我就記在本子上。現在,全村人的病歷都在我心中。”
如今,梅塘自然村已并入乾潭鎮陵上新村,但衛生室還是保留了下來。陵上新村黨委書記、村委會主任徐紅衛說包養合約:“我們特意保留了梅塘村的衛生室,讓吳醫生能繼續包養網為村民們服務。”
吳光潮告訴記者,梅塘村現有常住人口450人左右,以老年人居多,對他們而言,衛生室也是日常活動的據點,“不少年輕人出去了,老人們喜歡在這里聊天敘舊,得給他們留個解悶的地方。”
半個多世紀以來,吳光潮見證了村衛生室的變遷,從土坯房搬到祠堂,又包養網從祠堂搬進水泥房,現在更是面貌一新:輸液室里安裝了鋁合金窗,一家愛心企業捐贈了輸液椅、空調和空氣凈化器,還上新了一套遠包養網程醫療系統,村民可以直接預約鎮中心衛生院的簽約醫包養網生線上會診……
堅持1元錢看病,如何支撐得下去?他告訴記者,從2014年起,鎮包養故事政府每年會為包養意思村衛生室提供4萬元補助,用于村民診療費之外的醫療開銷。本村、外村看病的人加起來,一年下來要產生四五長期包養萬元的醫療費,基本上能持平。不僅如此,當地公益組織、企業也會定期給衛生室捐贈一些物資和醫療設備。“我現在每月有3200臺灣包養網元退休金,足夠老兩口生活了。”吳光潮說。
這幾年,吳光潮的事跡從村里傳播出去,先后被評為全國優包養秀鄉村醫生、中國好人、2020年“包養網誠信之星”;他的故事還在短視頻包養網心得平臺走紅,不少人特意從外地慕名趕來。
突然的走紅,讓年近八旬的吳光潮有些招架不住,“我是醫生,有包養意思人來問診,肯定不能拒絕,但真的有點忙不過來。”他說,這段時間,自己微信里包養多了上百條添加好友的申請,手機也時不時響起,都是咨詢病情或預約問診的人。
“有的人一開口就喊我‘神醫’,我就是個普普通通的村醫,沒有大家傳得那么神。”對此,吳光潮多包養網少有些不知所措。
不過,比起這些,吳光潮更擔心村衛生室的未來。“現在村里包養的衛生室要招個村醫不容易,年輕人有理想有抱負,選擇去大醫院可以理解。但如果能有個人接手我的工作就更好了。”
梅塘村衛生室的診室門口,掛著吳光潮的介紹牌包養網,上面寫著這么一句話——既然選擇當醫生,就選擇了包養一個月價錢奉獻。“只要信包養任我,我就會一直干下去。”吳光潮說。
TC:sugarpopular900
發佈留言